健康教育

健康知识

母乳喂养周 | 37℃的爱:给宝宝最天然的守护

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发表于:2025-08-04 09:33  点击:

       每年8月份的第一周,是“世界母乳喂养周”,2025年度的主题为“支持母乳喂养,呵护健康未来”。
       世界卫生组织建议:婴儿出生1小时内开奶,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,并持续喂养至2岁或以上。这份爱的馈赠和守护,为什么无可替代?湖南光琇医院护理部为您科学解答。 

       母乳:不可替代的“生命液体”
       黄金配比且智能适应: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、矿物质比例完美,随宝宝成长动态调整,吸收率远超配方奶;
       天然免疫屏障:富含抗体(如SIgA)、乳铁蛋白、溶菌酶、白细胞等活性物质,构筑人生第一道免疫防线;
       大脑发育关键支持:含有DHA、ARA多种生长因子,助力认知和视力发育;
       情感纽带:哺乳时肌肤接触和目光交流,是建立“安全依恋”的黄金时刻;
       母亲健康益处:促进子宫恢复,减少产后出血;降低乳腺癌、卵巢癌风险;有助产后体重恢复。

       成功哺乳的关键护理要点
       湖南光琇医院护理部提醒各位新手妈妈,想要顺利开启并维持母乳喂养,科学护理至关重要:
       1、三早原则:早接触、早吸吮、早开奶;把握黄金一小时,即宝宝出生后1小时内,尽早将其放在妈妈胸前进行肌肤接触,并帮助其尝试吸吮。
       2、按需喂养:宝宝释放饥饿信号或妈妈涨奶时即可喂,每天8-12次或以上;有效吸吮(听吞咽声)是保证奶量的关键。
       3、正确哺乳姿势与衔乳技巧:
       妈妈舒适地坐或躺,腰背、手臂、脚部有良好支撑;宝宝身体紧贴妈妈,鼻尖对准乳头,诱发其张大嘴巴(像打哈欠),确保含入乳头及大部分乳晕(下方乳晕更多)。
       正确含接标志:宝宝下唇外翻,下巴紧贴乳房,脸颊饱满圆润,吮吸慢而深,发出有节奏吞咽声。妈妈乳头无持续刺痛或变形。
       常用姿势:摇篮式、交叉式、橄榄球式(适合剖宫产或双胎)、侧卧式(夜间)。
       4、问题与应对:  
       清洁:清水淋浴即可,避免肥皂等过度清洁破坏保护性油脂。
       乳头护理:哺乳后涂抹少量乳汁,自然风干;疼痛是含接不良的信号!发生皲裂需检查并纠正含接姿势,严重时使用纯羊脂膏。
       胀奶/乳腺管堵塞:频繁有效哺乳/排空是根本;哺乳前可温敷几分钟,哺乳/挤奶后则是冷敷;轻柔按摩肿块(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);变换哺乳姿势,让宝宝下巴对准堵塞区域。
       乳腺炎:如出现乳房红肿热痛、发烧、流感样症状,务必及时就医,遵医嘱治疗,同时持续排空乳房。

       这些常见误区必须澄清
       误区1:初乳脏,没营养?
       初乳富含超高浓度抗体和免疫细胞,是宝宝的第一剂“疫苗”,量少但极其珍贵。
       误区2:喂奶疼是正常的?
       轻微不适可能在哺乳初期适应期出现,但持续剧烈疼痛一定是含接姿势错误,应及时调整。
       误区3:喂奶必须定时?
       请遵循宝宝发出的饥饿信号(觅食动作、吸吮手指、烦躁哭闹等),而非机械定时。
       误区4:奶水清就是没营养?
       前奶(较清)主要含水分和蛋白质,后奶(较白)富含脂肪和能量,两者都是宝宝必需。